如何制好柔性印版

      印版是印刷工艺在目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在印刷过程中,一方面接受油墨辊传给的油墨,另一方面又把图文油墨传递给承印物表面或者其他印刷中间载体。印版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印刷品的质量好坏。柔性版印刷所用的印版,图文高于非图文部分并处于同一平面,属于凸版范畴。故其印版质量不仅要具有金属凸版的质量要求,如图文顶端面平整一致,图文边沿侧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和浮雕深度等;而且还因印刷压力小,要达到印版与承印物充分密合,使油墨良好转移,印版还应有适当的柔软性,所以在印版制作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那么,如何制好柔性印版呢?本人以为应做好下列几项工作方能制好柔性印版。

    一、对制版底片的质量控制

    当前柔性版制版的底片,同平版胶印的制版底片一样,都是通过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的。但柔性版有自己的特性,底片必须满足这些特性才能付于制版。

    1.对底片密度的要求。

    柔性版的制版底片为正像的阴图型,其不透明的非图文部分密度值要高,一般不应小于4.0,这是因为柔性版的主曝光时间较长,非图文部分的密度值若小于4.0,则会引起漏光使图像浮雕深度变浅。透明的图文部分应十分透明,灰雾度的值不应大于0.05,否则在曝光时起阻挡光线,使图文的端面因受光不足,感光树脂交联硬化不充分而造成低凹不平。

    2.对底片图文的要求。

    ①图文应避免采用细小文字和细线条,否则在曝光时因受光不足,根基窄小,使印版在显影腐蚀过程中经不住版刷的刷洗而冲垮,造成版面文字断笔缺划或丢失,线条残缺不全。

    ②底片上不应有与轴向平行的条杠或实地图案,否则会造成周向的高地不平,机器在运转时因周向高低而跳动,造成产品上的条纹弊病。

    ③大面积实地和小字、网点不应设计在同一块版面。因为印刷时实地要求墨层厚实,必须加大印刷压力才能实现。而小字、网点为防止扩大变形,甚至糊版,则采用较小的印刷压力。若把实地和小字、网点设计在同一块版面,印刷时往往会顾此失彼。照顾了实地,必须使小字、网点扩大变形或糊版;照顾了小字、网点,则实地因压力不足,虚而发花。

 

    3.对底片网纹层次的要求

    ①网纹层次要求

    柔性版印刷的印版特征属于凸版印刷,所以它所复制的图纹层次没有像平版印刷工艺那样丰富,这是因为柔印版的图像网纹层次在高调部分不能绝网,必须要有小网点来支撑。要使小网点在印刷中立住脚,其网点面积不应小于5%。其次,柔印版比较柔软,受压后会变形扩大,所以暗调部分网纹的网点面积不应大于85%,更不能成为实地,不然暗调部分在印刷中并糊成一片。由此可见,柔性版印刷的网纹层次受印版特性的限制,只能局限在5%-85%的范围内。如若原稿图文层次十分丰富,阶调层次表现为0-95%时,必须在印前分分色时,层次予以适当压缩处理后才适用制版。同时印版的硬度控制在邵氏70°为宜。

    ②网纹线数

    柔性版印刷采用金属网纹辊向印版传递油墨的。
由于金属网纹辊的着墨孔大小深浅始终不变,可以保证向印版的传墨做到定量、均匀。为了保证柔印版上的每一个网点都能得到油墨,必须考虑到印版上的网纹线数与金属网纹辊网纹线数的关系。经实践证明,在印版上的网纹线数是金属网纹辊上的网纹线数的1/3时,就能保证印版上每一网点都得到油墨。为了更好地使印版图纹的网点都得到油墨,建议采用印版网纹线数:金属网纹线数为1:4为宜。

    ③网纹角度

    柔性版的金属网纹辊的网纹角度一般为45°的(也有采用60°的)。为了避免金属网纹辊的网纹角度与印版图纹的网纹角度重叠而产生龟纹,因而制版底片的网纹角度应避开45°角。底片的网纹角度可以采黄90°、品红15°、青60°和黑30°。或者使用黄82.5°、品红67.5°、青97.5°和黑37.5°。

    ④网点的形状和加网的网线线数

    目前,绝大多数的印刷工艺都是运用印刷压力,使印版上的图文油墨向承印物表面转移。

    因为有了压力,网点扩大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网点的扩大值在有效控制范围内,都可以认为使正常的印刷。而网点的扩大值往往与网点形状和加网的网线线数有关:

    网点的扩大值与网点边缘的周长成正比。因为网点在印刷时向四周扩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方形网点的边缘周长*大,所以网点的扩大值也*大;圆形网点的边缘周长*小,所以其网点扩大值也*小。柔性印版较柔软,印刷时网点扩大值大,采用圆形网点为*理想的选择。

    网点的扩大值与网点面积大小成反比。在单位面积内,加网网线数越高,网点面积越小,网点的个数越多,网点边缘的总周长则越大,网点的扩大值也越大。反之,若加网的网线线数低,网点面积大,网点的个数则少,因而网点边缘总周长也小,网点的扩大值也小。可见,柔性版的网线线数采用133线/英寸以下的粗网时较为有利。

    二、对制板操作的要求

    1.曝光量的控制

    ①确定曝光量

    不同批次的柔性感光版,由于生产日期和储存时间的长短不同,所用的原辅材料也有差异,因而曝光量也不同。为了正确掌握柔性感光版的曝光量,在使用之前,应做曝光测试,以获取正确的曝光参数。测试可以在一小块柔性感光版,均等分为几块,每一块的曝光时间成比例递增。小样经曝光显影腐蚀后,在看样台上,对比底片和版面的网点层次和大小、浮雕深浅,以确定较为理想的曝光参数。

    ②对感光版曝光时间的控制

    a背曝光。背曝光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版基的厚度,确定图文浮雕深度,提高耐印力。背曝光的曝光时间一般控制在1-2分钟。曝光时间过长,会造成印版过厚,图文浮雕太浅,非图文部分易在印刷时野墨;相反,曝光时间过短,图文浮雕过深,对文字、网点、细线条的支撑力不够,很容易在印版显影腐蚀时冲垮掉,造成图文残缺。

    b主曝光,也称正面曝光。其作用是在版面形成图文。主曝光的时间可适当长些,一般控制在5-8分钟。
由于底片为阴图型,所以曝光过度,致使文字、线条、网线变粗变大,图文清晰度下降,甚至并糊。曝光时间过短,文字、线条、网点变小变瘦,感光层硬化度不够,容易造成印版在显影腐蚀时,小字、网点丢失,线条残缺弯曲。

    c后曝光。后曝光的作用时使印版内部没有交联硬化的高分子树脂彻底交联硬化,使印版达到应有的硬度,提高版材对油墨溶剂的耐腐蚀力及耐磨性。后曝光的曝光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曝光时间少了,印刷达不到厚曝光的目的要求,曝光时间过度则使印版过硬。

    ③光源

    柔性版印版的制版光源一般选用365nm的紫外光。由于光源的灯具新旧不同,发光强度不同,通常刚换的新灯具发光强度强,可以在曝光时减少一点曝光时间;在灯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发光强度有所减弱,制版曝光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

    2、制版过程的操作注意点

    ①未曝光晒制的柔性版,表面有一定的粘滞性,在与光滑的底片密合后,抽真空很难导出其间的空气而形成间隔气泡,制版后造成图文变形、变粗或模糊。理想的柔性版制版底片表面应为磨砂状,这样有利于在与柔性版密合后空气的导出。这就要求应选用特制的磨砂涤纶片基感光材料制作底片。若采用光滑胶印制版底片时,可以在底片表面涂抹一层颗粒细腻的轻粉以解决导气不畅的弊病,但粉末涂抹得越薄越好,否则会增加底片的灰雾度。

    ②对于未曝光过的柔性版较柔软,在曝光前*好不要对版面施压,即使要把真空膜压平,也不要用手压,而采用辊子轻轻滚压,否则会留下压痕的疵点。

    ③在版材曝光前揭去保护膜时,应一口气完成揭膜,中间千万不要稍作停留,否则会在版面留下一痕迹,造成印刷时该处的着墨量大于其他处而形成墨杠痕。

    ④柔性版版材进行背曝光时,采用半真空状态下进行,进行正面曝光,则采用完全真空。同时还需注意底片与版材之间有否残存气泡,若有则予以排除。

    ⑤显影腐蚀时应控制好显影板刷的压力,显影液的浓度和洗版的速度。通常显影版刷的压力取决于它和版台的距离,距离小则板刷对印版压力大,显影腐蚀时间虽可缩短,但因压力大,致使印版的小字、细线条和网点很容易被刷掉;距离大则压力小,显影腐蚀时间长,印版因吸附过多显影液而膨胀,造成文字线条弯曲变形,小网点丢失。显影液的浓度掌握,一般每显影腐蚀一次就适量补充一些新溶剂,这样就能保证显影液的溶剂浓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或补充量不够,则会使版面残留的感光树脂单体过多而发粘,表面光滑度变差。显影腐蚀的洗版速度要适当,否则显影洗版的速度过快,版面残留的未感光高分子树脂单体过多,使后曝光后图文的浮雕深度受到影响;如洗版速度过慢,则易使印版吸收溶剂膨胀,造成在烘版过程中因溶剂残留过多,图文的精细部分变形,甚至脱落。

    三、制版质量的检查

    制版质量的检查,应该通过制版底片的图文质量与印版表面的图文质量进行对比检查。

    良好的制板质量应该是印版的文字、线条、网纹层次及网点大小与底片相符合,拥有一定的浮雕深度。
图文边沿光洁,无毛刺,线条流畅,版面平整。图文的线条、网点、文字笔画齐全、上窄下宽,有牢固的根基。如发现:

    ①网点、文字间隙太浅,表明浮雕深度不够,这是因为曝光过度,显影腐蚀不够引起。

    ②网点、文字、线条侧面陡峭,或上大下小,表明印版的图文根基不牢,耐印力差。这是曝光时间不够或显影过度引起的。

    ③图文端面不平整,或有异样花纹或伤痕,这是底片图文透明部分灰雾变大,轻粉未抹匀。

    ④版面图文有缺笔断划,表明底片上或真空膜上有脏点,或洗版时版刷压力过大。

    ⑤版面图文有针孔,凹坑,表明制版环境卫生差,有灰尘;真空膜上有污渍;底片上有灰尘。

    ⑥网点大小不规则,周边也不光洁,虚而发毛,这是曝光时间不足,显影腐蚀过度所致。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印刷设计常识(一)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4  中山市爱达森制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